行跡攝影集

無益於人之地,不說無益於人的話,意不起無益於人之念!』反之,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道安法師遺集》

1. 傅氏古宅

道安長老俗里

拍攝日期:2007年3月15日
拍攝者:惠敏法師、張珍隆居士

  • 道安長老故居舊為湖南祁陽四靖鄉甘子山,今為祁東縣靈官鎮桃源村二組11號。
  • 道安長老姪兒傅發忠先生,站在玄關內敍述道安長老騎馬回家的故事。
  • 正廳後側,有幾排房間。此排走廊盡處,為道安長老出生的房間。
  • 傅氏五脩族譜序,族人稱是道安長老撰文。
  • 族譜中道安長老父─達東
  • 族譜中道安長老─茂昌
  • 傅發忠先生出示珍藏的道安長老用杯題字:「道安法師主席祝聖寺之慶  樂觀敬賀」
    有二可能:一是1942年任桂林十方祝聖寺開山,另一是1948年任南岳祝聖寺主持。

拍攝日期:2007年3月15日
拍攝者:惠敏法師、張珍隆居士

  • 修路的村民說:
    「時代變了,和尚下鄉了。」
    可見這裡很久不見出家人了。
  • 佛國寺山下的油麻菜田
  • 往日名剎今僅剩小道
  • 在村人的帶領下發現古碑
  • 山門遺跡
  • 山門邊記載重建的經過
  • 僅剩的舊建築遺跡
  • 開山智詳和尚肉身塔
  • 曾見過破壞前佛國寺的居民,極願佛國寺能重建
  • 佛國寺到處是記史的石碑,居民拿來當洗衣板
  • 記載南峯塔上乘雲宗傳承的石碑
  • 重修十方紫雲峰碑序
  • 山林道場佛國寺-後之杉林為彼岸和尚所栽
  • 圖中建築為民房,文革期間寺宇被毀,居民遷入,在此定居。
  • 牛形山水庫(織女湖)位於佛國寺山腳下。居民說,從這水庫以上都是佛國寺的寺產。
  • 狀似水塔的遺蹟。

2. 佛國寺

道安長老出家的道場

3. 仁瑞寺

道安長老習禪的道場

拍攝日期:2007年3月15日
拍攝者:惠敏法師、張珍隆居士

  • 入了岐山,山頂上有名剎仁瑞寺。這條路,不知是否民國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彼岸公和道安長老父子,踏著霜雪,到仁瑞寺求出家的路。
  • 槐樹千年,極具靈性,與仁瑞寺心靈相通。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文革期間,寺廟遭損,槐樹枝黃葉敗。今寺廟興旺,槐樹枝繁葉茂,重放異彩。
  • 仁瑞寺曾一度毀於清代中葉,經恒志、覺明、田靜諸長老,相繼努力,經營百年,始告中興。恒志法師被尊為中興祖師。
  • 大門右側的客堂,門口繁體字的告示牌,看來應是文革前的遺物。「特字告知往來雲水禪客羽士人等知悉如無衣缽戒牒行李及及面生可疑之人常住概不準挂單  常住白」
  • 千人鍋:據說懶放禪師為解近千弟子吃飯難題,曾親赴佛山,請工匠日夜趕製一口千人大飯鍋,並用一仙翁所賜傘把鈎回。此金鍋只需每年七月十五日晚月色中燒一次,平日不必燒柴用炭。后因一小和尚添粥煮死鍋中,致金盤失靈,轉而用來儲水以求佛祖免罪,稱此水為「靜心水」或「無心水」,喝它可以消災免難,十分靈驗。
  • 淨心林:《清泉縣誌》記載: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山景幽勝,順治五年(1649年)釋智大號懶放卓鍚于此,以一袈裟厝半山,曰:「此是老僧  法處。」遂建叢林。有圖刻石,現塑千手觀音于內,香火十分鼎盛。
  • 白玉塔林乃寺廟歷屆方丈和得道高僧圓寂藏真之所。玉塔級數逢單,最高為七級浮屠,開山懶放和尚和得道高僧八指頭陀皆長眠于此。現存玉塔三十餘座。

拍攝日期:2007年3月15日
拍攝者:惠敏法師、張珍隆居士

  • 龍池距藏經殿1.239公里。(徐衡居士提供)
  • 藏經殿,始建於南朝陳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初名「小般若禪林」,明洪武年間(1368-1398)朱元璋賜大藏經一部,保存于此,故名「藏經殿」。現存建築為1934年重建,系磚木石結構,四周用圓石柱支撐,單檐歇山頂。1980年大修。南朝陳光大二年,慧思和尚在此建小般若禪林,明太祖賜《大藏經》藏於寺,便更名藏經殿。歷代不少高僧在此駐錫修行,王妃隱此避難,留下了念經台、無礙林、靈田、梳粧台、釣魚台以及水月庵、龍池等名勝古迹。寺周古木繁蔭,四季花榮,其中的搖錢樹、連理枝、同根生、白玉蘭,一些異木奇花格外引人注目。
  • 藏經殿現殿是1933年重建的,是一座琉璃瓦紅牆單簷翹角的古建築,廟宇別致嚴謹,樸素淡雅。八十年代又加以修繕,殿內油漆彩畫,技藝精湛。
  • 古華居:位於藏經殿側後方,為劉膺古先生居處,他任湖南省保安司令,暇即往藏經殿靜修。道安長老在龍池石洞修行時,常往請益。古華居建於甲戌年,即1933年。
  • 藏經殿附近的山洞,但太小,不像道安長老閉關的地方

4. 龍池石洞 

道安長老苦修的地方

6. 祝聖寺

道安長老進修、辦學的地方

拍攝日期:2007年3月15日
拍攝者:惠敏法師、張珍隆居士

  • 1948年2月24日道安長老入主祝聖寺住持及南岳佛學院長典禮時之攝影。地點在祝聖寺西側,後為日軍轟炸而破損的殿宇。殿堂名稱由當時佛學院學生華濤法師(現已八十多歲)口述,徐衡居士記錄。從中可見當時祝聖寺各殿堂位置。
    後道安長老主持修建工作。
  • “文化大革命”中,佛教活動被迫停止、佛像、經書、法器蕩然無存,幸運的是殿堂保存完整。
    祝聖寺華濤老法師說:陰曆過了中秋以後,16日祝聖寺被炸。萬古不磨(恪堂和尚住裏面,有一顆炸彈落裏面,居然不炸響。靈濤法師也住此)被炸壞,沒有完全倒塌。禪堂全炸壞。其他天王殿炸死一個老和尚。二山門被炸。整個寺院東邊沒炸到,西邊被炸。
  • 道安長老1948年3月31日記:「本寺改刻之寺額已于今日告竣,計石工八工。原有「敕建祝聖寺」五字,今將上二字去之,唯刻「祝聖寺」三字額,竪刻,就有五尺高之白石碑碪於山門牌坊正額者,將原有五字洗去,再將此三字刻上。為陰文,約有寸深。字為靈濤老人所寫。(道安長老日記手稿)
  • 《一統誌》載:大禹曾在此作清冷宮以以祀舜。寺始建于唐天寶初年,名彌陀台。唐大歷年間朝廷賜名般若道場,唐貞元間改名般若寺。五代楚王馬殷將寺重建,名報國寺。宋初改凌宵宮,宋太宗賜額改名聖業寺。至清代,湖南巡撫趙申喬為迎接康熙帝南巡,將寺擴建為行宮。後康熙南巡未至,將行宮改名祝聖寺,沿用至今。該寺名僧輩出,是南嶽佛教五大叢林之一。

拍攝日期:2007年3月15日
拍攝者:惠敏法師、張珍隆居士

  • 麗澤門(此為桂林太平天國紀念館中之相片)民國三十年(1941)黃崑山,以麗澤門外七英畝土地,全部捐獻,作為建築廣西佛會所(今更名為「能仁寺」)用。
  • 能仁寺(前廣西佛教會所)大雄寶殿
    民國三十年(1941)道安長老設計,殿內可容千人坐位,中央塑釋迦牟尼佛像。為廣西弘法的重要處所。大殿三十四根杉木大柱,皆由靈川縣遠道運來,得來不易。 黃崑山:殿旁四圍走廊寬一丈二尺,可安置素席四、五十桌,以為佛誕紀念日會員(廣西佛教會)聚餐之用。

7. 桂林

道安長老弘法的地方

  • 注:月牙山因月牙岩得名,小廣寒所在處即月牙岩,其前身即文中所述月牙山寺南室。
  • 小廣寒,前身即月牙山寺南室(月牙山寺分南、北二室)
    道安長老於民國卅年至卅三年,任桂林月牙山住持。
  • 勝地重光(放置於小廣寒門前) 月牙山古剎系桂林名勝之一。抗戰軍興,廣西省政府為安全保存的物資計,曾徵作機關,暫停隨喜。至民國三十一年冬,曲江南華寺虛雲法師應重慶法會啓建道場之請,駕經桂林,李主任任潮、黃主席旭初、龍居士識之、孫委員少雲及佛教會釋道安會長等,議以古剎供駐錫。遷出原機關,並發巨款修葺一新,任人遊覽。是誠勝地重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