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跡攝影集〉

一、沿革

  原名雲峰寺,位於現之湖南省衡陽縣峴山鄉。規模雄巍,風景壯麗,高僧輩出,道風遠播,為三湘名剎之一。
「創於宋代,曾淪為民居。清順治十年(1653)德金和尚與定初和尚湊銀兩贖田還山,恢復香火。浮木和尚曾於此說法,頻吉智祥禪師中興佛國寺。(徐孫銘、文平志、王傳宗作〈道安法師法脈傳記〉p.61-62,2008年,臺灣慈光寺出版。)
後漸頹廢,民國彼岸和尚中興祖庭,煥然一新,並改法門為十方制。
文革期間被毁,佛像無存。現淪為民家,古寺僅存殘垣斷壁,及滿地記事的石碑。然民國時期的佛國寺及彼岸和尚,仍深印在當地老居民心中。

二、智祥禪師

  智祥禪師,別號頻吉聽雲道人。明末時人,曾任明代武職,官至營長,事母至孝。明亡,不事二主,母子於衡陽西鄉紫雲峰建寺,出家潛修(即雲峰寺)。寂後,肉身不壞,鬚髮生長不已。曾於清朝末年,開塔為其理髮,其鬚髮長垂至地,指爪繞身三匝。乃每隔三十年,開塔理髮一次。著作有《法華授手》、《禪林寶訓筆說》。(參考〈禪林寶訓筆說重印序〉,道安法師著,民63年,台灣印經處。)
〈道安法師法脈傳記〉p.61-62:「頻吉智祥禪師,別號聽雲,湖北黃州麻城李氏子,生於明崇禎丙子(1636)。因兵變徙家湖南。幼年見僧則喜,七歲時,志求出家,禮高山寺一水法師為剃度師。……乙未(1655)到獅峰依浮木法師受具,研究經論。不久,束包東下,到漢陽參棲賢、敬元,下金陵,於天界山參山參浪杖人。在弁山參雲岩元潔淨瑩和尚至二七,聞香板聲有省。康熙壬寅(1662),上江右興建雲岩,次年回到湖南衡陽紫雲峰。……智祥禪師狀貌奇偉,敦重如山,聲音如鐘,辯才無礙,世有「頻吉佛」之稱。有《語錄》十五卷,著有《法華授手》、《禪林寶訓》、《千七百頌古》、《正宗源流頌》、《金剛句義》、《八識規矩略說》、《莊子啓蒙》、及《破履聲》、《  間草》、《今日閑》、《別天倡和》。」(徐孫銘、文平志、王傳宗作,2008年,臺灣慈光寺出版。)

三、彼岸和尚

  和尚久慕「岐山僧常閉關,岐山虎常巡山。」仁瑞寺之道風,遂往投之。知客僧曰:「年荒歲歛,道糧不濟。」一宿。次投紫雲峯佛國寺,禮夙緣長老為師,並充典座(叢林主大眾齋食等雜役之事者)。歷九閱月,始受具於歸陽菩提寺海藏禪師。
受具足戒後,仍返佛國寺充副寺,親近常悟禪師習禪觀,精進修持,常坐不臥。晚禮佛至四更。繼任監院,公餘閱藏經,至《法華授手》,及《禪林寶訓筆說》,知作者智祥禪師乃佛國寺之開山,師乃發大心,以復興佛國寺為己任。歷八年,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方丈、禪堂、齋堂、庫房、法堂、祖堂、牧麟堂、塔院,十大座,次第完成。嵯峨梵宇,舊日侷促頹廢之氣,煥然一新,並改法門為十方制。栽杉十萬株,今已成林,高插雲際矣。
緇素仰其行,恭迎為各大寺主持,師不就。自後歷任花藥寺監院等職。嗣應本邑士紳之請,中興十里峯瑞霞寺、玉峯林、法華禪林、九蓮庵等,於佛教文獻之保存,不遺餘力。(錄自〈彼岸和尚行述〉,道安法師著。《道安法師遺集》六,pp.987~990。)

四、道安長老與佛國寺

(一)出家受學

  民國十五年正月十八日,道安法師和其父彼岸和尚同時於佛國寺出家。由常悟長老代刀,受度為沙彌。隨即受沙彌十戒。
剃度師為繼禪養宣禪師,乃常悟長老之入室弟子,當時正在上海弘化。法師受度後,一切由常悟長老照顧。並令孔德光首座為依止師。
德光首座,時年已六十,凡寺院規矩、禮儀、經律及禪法,皆親授之。法師性喜靜,每日讀習於寺中「牧麟堂」。
十九日起,首讀楞嚴咒,次第學大悲咒及十小咒,讀《彌陀經》。五個月內,五堂功課,均已熟悉。接著授《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及燄口唱念、水陸儀規等。
八月中旬,赴衡陽北門大羅漢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為證果法師,羯磨雲雁法師,教授法輪法師,皆是當時龍象。
得戒後,仍回佛國寺過冬,修學《法華》、《楞嚴》、《維摩》及《六祖壇經》。
是冬,日則研讀經典,夜則禮佛千拜,勤苦精進,心無旁鶩,多年喘症,不藥而癒。
(牧麟堂,乃(佛國寺)寺內一小堂,在寺之左側,智祥(智祥禪師,創建寺者)要別古德牧牛堂、豢獅堂、角虎堂等,故有牧麟堂之建。……祖堂內塑有智祥禪師像一尊,高二尺許,清秀有書卷氣氛。(錄自〈禪林寶訓重印序〉道安法師作))

(二)任監院

  民國廿三年六月至廿四年三月,法師任佛國寺監院。

(三)任住持

  民國三十三年,三月,佛國寺迎請法師為住持。晉山昇座日,湘省政要名流,均有聯賀。
後日軍政陷長沙,包圍衡陽,法師乃離開佛國寺,經廣西、雲南、貴州等地至重慶避難。
法師任住持期間,本擬於民國三十三年五月開塔,為智祥禪師真身理髮,並擬招待各通訊社記者前往參觀,加以報導。而日軍入侵湘、桂兩省,遂作罷。卅六年返南嶽,又擬於民四十年秋,私立覺民大學開學時,順使前往佛國寺開塔理髮。不幸,三十八年毛共造反,大陸板蕩,又不果。今不知禪師真身如何?自嘆雲海遐隔,祖庭荒廢!唯有默禱龍天冥護,真身永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