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灣弘化期(1953.2.4~1977.1.21共24年)

長老以台灣寶島為基地,法音遍及亞洲十餘國。

(一)汐止僧教育(1953.2.4~1957.2.5共4年)

1953(民42)47歲

△二月四日,法師由香港入臺灣,應汐止彌勒內院慈航老法師及靜修院達心法師之邀請住彌勒內院,為寺眾講俱舍頌、百法明門論等。秋,創辦靜修佛學研究班,任班主任。[1]

性圓法師〈無盡的哀思〉:「憶自民國四十二年春天,我負笈汐止親近您的座下,得到春風沐雨的教化,不但培養了我學習的興趣,也堅定了我求法的志願。道公,您主持靜修佛學研究班時,那種敬業、犧牲的精神和待學生的愛心,我們每個學生莫不深受感動,而銘記在心裡。您那時帶著氣喘,每天要講甲乙兩班的佛學,還要批改兩班的筆記和週記,基隆週日的講經,以及常住瑣事的壓力,使您往往到子夜時分,還傳來深沉的咳嗽聲,關心的同學從窗口望去,您總是還在孤燈下埋頭工作。您為了學生的功課,忘了病,忘了累,也加重了氣喘。問學們不忍心看您喘著氣上課的神情,但您始終不空過讓我們受益的機會,您確實表現了宗教家為教忘軀的犧牲精神。……我在您座下學習,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時間(試辦半年,正式一年),但那段時間的薰陶,對我是一生受用不盡,而對我的人生觀與人際關係,都有莫大的影響。我能對佛法生起好樂之心,都應歸功於您當時的賜與和鼓勵!」(《道安長老紀念集》p.42-43)

1953年6月24日日記:「為學生改筆記,最傷腦筋,每一本筆記,要花十小時還故不清楚。性圓的較易故,只花五小時。演慈的巳花了八小時,還未曾改完。」

性圓法師〈記道公二、三事〉:「民國四十二年我在汐止求學時,有一天達心當家師公佈道公的壽辰,道公只好拿出二百元供眾,外來的學生共封二百八十元紅包,道公堅持不受,推來推去,道公也只好連內眾學生每人送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共花三百六十五元。我們不忍心他把錢花掉,他却說:『學生多數是貧困苦讀的,每人用去十元禮金,豈不成了剝削?』」(《獅子吼月刋》第26卷第1期p.47,道安長老示寂十週年紀念專號,1987年1月15日出版)

△三月廿七日,接基隆佛教講堂聘書,為該講堂星期講座講師,從四月五日起,每隔一週講一次,時間是下午七時至九時。後改為每週講。人曰:「基隆法師講經者不少,但未如師之令人印象深刻者。法師說法,能深入淺出,不落俗知見。」

△四月受聘為中國佛教會教育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

△七月應屏東東山寺之請,講經二十一天,法緣殊盛。結束之日,皈依者百餘人。(參見《遺集》七P.1170。)

1954(民4348

△五月六日慈航老法師圓寂[2],長老任慈航法師永久紀念會會長。

△主持法雲禪寺佛七。

△十月二十四日,參加法雲禪寺大殿落成玉佛開光典禮。

1955(民4449

△住彌勒內院。

△籌備創辦慈航中學。出版慈航法師全集。

△一月受板橋宏法寺住持(真福)之請,每月到宏法寺主持法會。真福乃於苗栗法雲寺佛七中,聞法師開示而發心參師者。

△開始積極擇地,籌建精舍掩關(法師自居精舍名為「松柏精舍」)。擬定四十二部書之寫作計畫,以「著書欲正千秋亂,浮海思平萬里濤」自勉。

1956(民4550

△擇地臺北三張犂山下,籌建松山寺‧

原命名「松柏精舍」,後改名為「松山寺」。於松山寺建築基地,搭建茅棚,為臨時卓錫處。

△1956年2月6日日記:(覆少虛函)「我的房子建好了,也許會慢慢地變為極少數人修學的地方亦難預料,……我並不是純為自私享受而建精舍,純粹為研究學衛和寫作,為人類掘發真理而埋頭故紙堆中,嘔心血,絞腦汁,難道這算是自私麼?我常常抱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愛念和悲願,暫且先完成我擬定四十多種著述中之重要幾種,然後再作其他國際佛教運動的事業。造就人材,也是我生平願力中的偉大目標之一……。」(《道安法師遺集》七,p.1459)

△五月八日,於板橋中山堂講演,題為「佛教的人生觀」。為板橋空前未有的一大盛會。

△1956年7月8日日記:(致融熙禪師函)「弟已在此自建茅蓬,擬作長期(十二年)自修打算……自後擬在學術上用一番功夫,建立一道新的思想衛生防線,務達到思想學術淨化,並且將怎樣使學術思想跟生活行為打成一片,以杜絕哲學家的思想學術與生活行為脫節之流弊。佛教學術,已有許多地方與時代思潮脫節,必須接上。接之之道,非擴大視野不可。這視野必須面對現實,必須把現代科學、政治、經濟、思想、生活、文化、以及各種舊哲學、宗教等,通通加以吸收與批判,而佛學中有不適於新時代者,亦必須加以揚棄。現代的空間已經縮小範圍,時間也縮短了許多,而學術思想、宗教信仰,亦必須來一個測蕪盪穢,去偽存真的淘汰運動,鑄冶工夫。這運動、這工夫是非常繁重艱辛的,不但要具大刀闊斧的手段,大公無私的態度,還要頂門有眼──正見,如鵝王擇乳始得。你看者事,我做得麼?……」(《道安法師遺集》八,p.1602)

△十二月二十四曰,戶口由汐止遷入台北松山區。(參考《道安法師遺集》八,p.1749,1956年12月24日日記。)

△完成《慈航法師全集》。

 

(二)松山巨剎(1957.2.5~1977.1.21共20年)

1957(民46)51歲

△籌建「松山寺」與「中國佛教圖書館」。

林傳芳〈哀思與懷念〉1977年初夏寫於京都:「道老在二十餘年前,就有創設國際佛教圖書館的計劃,可惜沒有實現。這因人力的條件不足,不能怪老人家。記得約在五、六年前,中國佛教會成立了文獻委員會,除了預定出版「六十年來的中國佛教」之外,還準備進行好幾種文集的編印工作。道老被推為主任委員,我想道老最熱心幹這類工作,所以是最適當的人選。此後,道老一再來信叫我代為蒐集國內已無,而日本尚可找到的有關資料,特別是太虛大師早年創辦的「覺社叢書」以及「海潮音」的缺本。我和牧田先生相商,結果牧田先生答應願把私藏的「覺社叢書」原刋本全套寄贈,希望能够在臺灣複印出版。其他所欲影印的各種舊刋,牧田先生都極力協助,一一達成願望。現在蒐集到的一些貴重的文獻資料的一部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獲得的。」(《道安長老紀念集》p.140)

△二月五日由汐止搬入臺北市光復路市民住宅暫住。創設週末念佛會,除念佛共修外,並每週六講經、開示。(十二月二十二日遷入松山寺後,改為星期日下午二時至三時講開示與靜修。)

△三月四日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章嘉呼圖克圖大師十二時廿分圓寂於台大醫院。

△四月四日法師主持慈航法師永久紀念會第三屆會員大會,勉以實現慈師遺志,認識教育、文化、慈善為佛教三大救命圈。法師與律航法師蟬聯該會正副主任委員。

△五月,出席泰國主辦之佛陀誕生二千五百週年紀念大會,會後並自由訪問鄰近各國。曾會晤柬埔寨政要龍諾等。法師之反共言論,皆刊載於當地各報章,是一次成功的國民外交訪問。從此年起,每年均有一至二次出國記錄。

△七月二日上午8:30松山寺舉行破土禮,說偈曰:「農曆六月初五,道場正好動土,晝夜六時恒吉祥,天龍八部常擁護。」說完偈,舉鋤鋤土,遂即開工。

△十二月十五日,主持彰化二林法林寺佛像開光及說法。

△十二月二十二日遷入松山寺定居。籌備兩年之松山寺,到今日始能完成一辦公室,這才可以安定下來,謂,如鳥獲得一枝之棲,漸漸圖發展。並擬在此期以二十年之工夫完成四十種著作,以發揚佛教學說與世界現代學術相配合,以光大佛教也。

1958(民4752

△三月廿五日中國佛教會在善導寺召開「文化書刊座談會」由法師擔任主席。

△四月六日法師為宏法寺新塑釋尊聖像說法開光。

△五月十二日臺中美國華語學校講法師蒞校講演。並贈送該校大藏經一部。

△七月參加中國佛教會環島弘法視導。

1959(民4853

△三月,十普寺千佛大戒,任尊證和尚。

△五月十九日清晨五時,舉行慈航菩薩開缸。大師肉身完整,呈玻璃色,五官分明,鬚髮生長,兩手下垂,雙腿盤坐,宛然如生,成為台灣省保存肉身不壞之第一人。六月二十日肉身裝金事畢,舉行奉安典禮(奉安於彌勒內院大殿),用時啓建護國息災法會廿一日。法師自五月十九日開缸至七月十一日法會完滿,在兩月又八天中間,未嘗離開汐止。

△六月六日松山寺朔望念佛會成立。

△成立慈航中學籌備委員會,法師任主任委員,正式展開創校工作。

△八七水災,台灣中南部嚴重受創。八月十二日政府下令,禁屠八天。自後每星期二、星期五各禁屠一天,直到水災恢復為止。

△參加「中國佛教會視導團環島弘法」活動。

△十月六日臺北市十普寺護國千佛大戒,法師受請為尊證和尚。

 

1960(民4954

△正式建校,成立慈航中學董事會,法師為創辦人兼董事長。秋季招生,九月第一期學生開學。

△四月廿九日法師主持慈航法師永久紀念會第三屆會員大會,勉以實現慈師遺志,認識教育、文化、慈善為佛教三大救命圈。法師與律航法師蟬聯該會正副主任委員,當年七月律航法師示寂。

△五月,為慈航中學募款,組織「慈航法師永久紀念會環島弘法團」,製作慈航法師生平、示寂及開缸後各種幻燈片,講經後放映。因東山寺住持圓融法師邀請,於屏東地區弘法近五十天。

△七月四日律航法師圓寂。(參見《道安法師遺集》九p.2123)

△創設「松山寺佛學研究會」,籌編「叠翠學報」。

張漫濤〈我和道公安法師的因緣〉:「大約四十九年的上半年,一幫子大專學生都往松山寺跑,臺大的楊漢之、張尚德、謝文孫、翁廷樞、蘇念秋等,政工幹校的劉永漢、劉唐茂、易陶天、谷冶心、戴華山、楊炎等,經常都來向道公就教請益。我便向安法師建議:既然有這麼多大專學生,和立、監委員、國大代表等等常來請益,我們不如乾脆組織一個佛學研究會,定期討論和講演,豈不是對寺、對大家都有益嗎?道公非常贊同,即著我與朱世龍(立委)、程文熙(國代)、蕭春溥(安全局委員)、蕭家點、趙亮杰、易陶天等協商組織,不久組織成功,由我負責實際推動,每月定期舉行討論會一次。大約一年期間,再由我負責籌編「疊翠學報」,以作為發表演討會的文字,亦是臺灣唯一高水準的佛教學報。可惜只出一期,後因我出國留學而停辦。當時的佛學研究會,對臺北的教界、學界來說,是有些一影響的,也相當有聲有色,一.年間是從未間斷的。」(《獅子吼月刋》第十九卷第一期p.13,道安長老圓寂三週年紀念,1980年1月15日出版)

臺大教授黃公偉〈追念道安老法師圓寂〉:「五十三、四年,我開始參加了由道公主持的「佛學研究會」,每月集會一次,達四年之久,我從未缺席。在此會中,我們十數位居士朋友,輪流作專題報告……」(《道安長老紀念集》p.170)

張尚德〈從幾件小事看道安大師的偉大──敬悼一位愛國反共的宗教領袖〉:「

我第一次見道安大師,是民國五十年,那時他住在松山寺的茅棚內,約了立法委員朱世龍、國大代表程文熙、香港人生雜誌負責人王道、易陶天博士、張曼濤博士,還有其它少數幾位人士吃飯,商討在松山寺共同研討佛學問題。大家決定,每星期由一人作一次演講,不久,這數人演講所成的集子出版了,集名『疊翠學報』,胡秋原先生接到這份學報時說,臺灣是有人在作事的:『疊翠學報』就很好。」(《道安長老紀念集》p.232)

1961(民5055

△出版《二力室文集》第一輯。

張漫濤〈我和道公安法師的因緣〉:「五十年初,我的留學入學許可寄到,開始辦理出國手績,道公則適時要出席在泰國召開的世界佛教友誼會,希望帶點他自己的著作去,要我替他編一本東西,我於是一邊辦手續,一邊趕緊搜集資料,在短短的三個月內,替道老趕出了一本《二力室文集》第一輯。這本書的文字,完全是我替他老決定的,那篇文章該選,那篇文章不該選,我毫無保留地個人當家,選好後送給他老看,他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說:「既然你選了,你就乾脆替我寫篇序文吧。我最近太忙了,自己也不用再說什麼話了。」(《獅子吼月刋》第十九卷第一期p.13,道安長老圓寂三週年紀念,1980年1月15日出版)

△六月十一日,法師第一次晉山升座為善導寺住持。(任六年)

△法師向內政部陳情,轉請行政院飭令國防部,將部隊佔用善導房舍用地立即遷出,並且請求將日據時代神社所有廟產,交發寺廟使用。這一件困擾佛教發展多年的糾紛,終於圓滿解決。

△六月二十二日朱鏡宙因年老多病,臺灣印經處交由法師接辦。

△七月十八日法師歡迎寮國佛教代表團蒞臺訪問。

△九月,支助東勢壽光精舍擴建。

△十月,歡迎香港佛教觀光團回國參加十月慶典。

△十月底,宜蘭靈岩寺風災慘重。法師及臺北諸山長老,特假大龍峒平光寺,為之啟建藥師法會七天。

△十一月,參加佛教界第一次到金門勞軍(根據相片上的日期)。然,成一法師文章中所記,則為五十一年。

成一法師〈道安法師的十大德行〉:「我們五十一年在金門勞軍,超度「八二三」陣亡將士的法會上,他擔任了敲鉿子的工作。敲鉿子在法事當中是一個最卑微的職位。那次同去的法師都是高僧,誰也不屑屈就該職,而道老竟毫無所謂地擔任了。可見道老心胸之豁達了。……我五十一年倡導組團到金門勞軍,並為「八二三」砲戰三週年,舉行陣亡將士超度法會時,他第一個報名參加了,並捐助相當數目的勞軍經費,使佛教界第一次到金門勞軍盛舉能以順利成功。」(《道安長老紀念集》p.13,17)

△十二月,接收「今日佛教雜誌社」。

△十二月十日起,于善導寺舉辦「佛學講座」,邀請學者演講。

 

1962(民5156

△一月七日,法師歡迎西藏格賴達吉活佛抵臺。

△二月二十五日,《叠翠學報》印出發行。

△四月十五日,《獅子吼月刊》復刊,發行遍及海內外。並創立獅子吼文庫,發行各種論著。

靈根法師〈我終於沒有讓道公的慧燈熄滅〉:「想起了道公,每每使我沈湎於無窮無盡的回憶中。道公一生,只知一往無前的獻身如來家業,對於像「金錢」那樣的俗物,從永不遑計及。因此,自己想到要做什麼,便會立即放手去做。甚至別人遭遇了困境,或向他提出一個構想,只要是和弘法有關的,他永遠拒絕不了,也一向未想到過要去拒絕。

從外表上看,道公是一位活躍於教界而又熱心的人,但是除了熟識他的人之外,很少會知道他的經濟狀況經常處在極度的拮据之中。道公辦《獅子吼》,可說已傾其全力,每當他面臨經濟窘況時,總有人好奇的探問緣由,而所獲得的答案,多數是:「都喂了獅子了。」(《獅子吼》第25卷第1期,pp.1-3,民國75年2月15日。)

林傳芳〈哀思與懷念〉1977年初夏寫於京都:「道老旅日期間,有一次和幾個人的閑聊中說:「他雖然關聯的事業多,但各有專人」負責,所以他什麼時候倒,都不會有什麼影響。接著又說:「他一旦倒下後,可能「獅子吼」會受到影響。」故只擔心「獅子吼」,其他都沒有什麼挂意。當時,大家只是頷首靜聽,現在回想起來,道老對於佛教文化出版事業的觀念,是何等地深且遠!一生致力於佛教文化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掏腰包刋「學報」,印「文庫」,無一不是犧牲自己,成就他人,利益羣生。」(《道安長老紀念集》p.138)

 △五月三日法師陪同泰國高僧柏達摩阿迦路伐、柏庫亞倫等參觀中國佛教三藏學院。

△五月九日,韓僧孫京保教授來訪。

△五月十一日,金獅影片公司全體演員及明星依止法師歸依。

△五月三十日,接受泰國公共衛生部次長桑伽博士訪問。

△六月二十五日法師參加自由中國佛教界追念泰國僧皇圓寂法會。

△八月二十日,主持南投蓮光寺佛像開光典禮。

△九月二十六日,接「私立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化研究所聘書」(51)中院人聘字第08號,聘為該所教授。

△十二月八日,松山寺大雄寶殿(法王寶殿)動土。

1963(民5257

△元月五日,歡迎泰國僧伽訪華團來華訪問一週。

△四月二十七日,主持慈航菩薩金身安座(迎入慈航紀念堂),及慈航法師永久會會員大會。

△五月八日,參加中國佛教會勞軍團赴金馬前線勞軍。

△六月十五日,歡迎泰王蒲美蓬蒞華於松山機場。

△七月,北市臨濟寺護國千佛大戒,法師受請為尊證和尚。

△八月,於花蓮佛教蓮社講演「宗教與人生」並解答「因果輪廻與眾生生死」等問題。

△十月,臺北中國老人福利協會,省民眾服務社,聯合舉辦老人星期健康座談會,法師受請主講「老年人身心修養」。

△十二月八日,南普陀佛學院舉行開學典禮,法師致詞,以「知艱難守本分」勉勵學僧。

△十一月清月法師圓寂,法師主持追悼會。

△十二月中國佛教會第五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法師當選為常務理事。

1964(民5358

△三月五日起,每週四假菩提講堂講「無明的研究」為期三週。

△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戒壇,任教授阿闍梨。

△六月廿一日,民民航公司飛機起火爆炸,墜毀於臺中豐原,全部旅客及工作人員五十七人殞命。馬來西亞第一巨商陸運濤夫婦亦同機死亡。行政院下令新聞局,要請千僧為陸氏夫婦超薦。於善導寺舉行超薦法會,道安長老主祭。並自費護送陸運濤夫婦的靈骨到馬來西亞,以安慰陸老太夫人之傷感,宏揚佛法,修睦僑情。

△八月十二日,宏法寺住持智宏法師(原名真福)往生於臺大醫院。法師主持一切往生後事誼。

△九月六日,往二林法林寺迎請如善法師就任宏法寺住持。

△九月,應臺中慈明寺之請,前往傳授在家菩薩戒。

△十二月三日,慶祝玄奘大師一千三百年紀念,慶祝會在臺中市佛教會舉行,法師以「玄奘的三不朽精神」為題,發表演說。

△十二月十六日於碧潭大佛寺晋山升座。

 

1965(民5459

△一月八日,接待日本東京之駒澤大學、大正大學、立正大學組成之三大學佛蹟參拜團,團長(妙經寺住持)山上智光等十六人。他們此次到東南亞各佛國訪問。

△一月十六日,於碧潭大佛寺晉山升座。

△聘請靈根法師為松山寺副住持。

△八月,受聘為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教授。

△十月,苗栗大湖法雲寺護國千佛大戒,法師受請為教授和尚。

△十一月四日,法師受聘為中國佛教華僑僧伽代表弘法大會副主委,並兼任美國華僧代表團團長。

 

1966(民5560

△一月廿九日,邀前印度國會議員教友委拉育坦至善導寺演講,題為「釋迦牟尼佛給中印兩國的遺教」。

△二月四,聘請副住持靈根法師兼監院、恒一法師為維那、智恩為知客、達慈為獅子吼編輯部主編、宏明為獅子吼雜誌社發行部主任。

△四月十日,越南大使陳善謙夫婦全家七人在松山寺正式歸依佛教。民族晚報刊了很大編幅,報導此獨家新聞。

△四月,籌備「中國佛教會青年活動中心」。

△八月,任中國文化大學佛學研究所顧問。(根據聘書)

△十月十日,主持宏法寺大殿重修佛像升座。

△十月十六日,法師被推為「中華民國佛教雜誌界聲討共匪破壞佛教文化大會」主席,沉痛報告共匪紅衛兵在大陸破壞佛教的罪行。

△十月二十二日,將臺灣印經處之經從善導寺搬運到松山寺,並恢復以往印經出版工作。

△十一月,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在泰國清邁召開第八屆代表大會,法師代表中國佛教會出席。

 

1967(民5661

△一月二日,臺北市由省轄市改為院轄市

△一月十五日,法師連任慈航中學校董。

△一月十八日,松山寺新塑教主釋迦牟尼佛聖像開光典禮。

△三月,臺北市臨濟寺護國千佛大戒,法師受請為尊證和尚。(參考《白公上人光壽錄》p.358。)

△四月廿五日,法師當選為中佛會常務理事。北市臨濟寺護國千佛大戒,法師受請為尊證和尚。

△四月,善導寺舉辦「佛教文化講座」,邀請專家學者演講。

△五月六日,飛金門勞軍,名稱「中國佛教界五十六年佛誕前線勞軍團」。

△五月十四日,應東吳大學美籍教授那祚霖之請晚餐,到有徐子明(東吳、臺大教授)、孫老文、天主教徒,德國人(輔大教授)、定中明(間教徒,現任外交部參事),並約定每週聚會,討論一主題,名為「中國各宗教學說學人座談會」。法師代表佛教,發表多次演講。

△七月十二日,獅頭山萬佛庵主持佛七。

△慈明寺傳三壇大戒,任羯磨和尚。

△七月十八日,法師為「律航紀念堂」主持祝願說法。

△九月二十三日,「松山寺佛學研究部」舉行復會。

△十月十五日,善導寺住持交接,法師結束了六年來松山寺、善導寺間的奔波生活。

△十一月二日,法師及印順、演培二法師受臺中慈明寺禮請,為傳戒三師,法師任羯摩。

△十一月,與慧嶽師簽定協議書,將慈航中學交與慧嶽法師辦理,並由其捐出一百五十萬元償還債務。

1968(民5762

△三月,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研究員。(根據聘書)

△五月,出席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在泰國曼谷召開之高級文教育會議。會後曾訪問新加坡五十天,馬來西亞一個月。

並於曼谷中華佛學研究社講「心理淨化的方法」。會後考察當地佛教教育,及為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研究基金會敦請理事、慈航中學籌募經費等事,於九月初返國。(參考1.《華岡佛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p247~248,民57年八月廿六日出版。2.隆根法師〈懷念道公〉,《獅子吼》26卷1期,道安長老示寂十週年紀念專號p.26~27。)

成一法師〈道安法師的十大德行〉:「民國五十七年,我曾跟他一同出席了自由越南佛教界在西貢召開的世界佛教僧伽服務社會大會,我們同時被選為憲章起草委員。他曾提出聲援世界被奴役國家之僧伽,使之早日獲得自由之主張,當獲該委員會列入紀錄。(《道安長老紀念集》p.16-17)

成一法師〈幾段難忘的往事〉:「在那次的大會中,道老和筆者都是有會必到,從不缺席的。對所有的報告和議題,必詳力研究與作成筆錄。在分組討論時,我和道老都分派在憲章起草委員會裡,在初稿完成進行討論時,道老的民主思想,在會場大大地發揮了作用,並因此贏得各與會國代表的特殊崇敬。他那慈祥和藹而又莊嚴的儀表,給世界僧伽合留下了可貴的典型。一向不大睢得起北傳佛教(因僧侶未披袈裟出席大會)的南傳長老們,自那次起,不敢再輕視北傳比丘了。」(《獅子吼月刋》第26卷第1期p.29,道安長老示寂十週年紀念專號,1987年1月15日出版)

隆根法師〈懷念道公〉:「一九六八年六月十一日,長老為慈航中學籌募經費事,帶同侍者傳起注師,由台經泰到新訪問,我才再度獲得接近長老的機會。記得長老當日下午飛抵新地機場時,受到新加坡佛教總會及諸山與各佛團熱烈歡迎。長老留新預訂為一月多,下榻的地方,初在毘盧寺,後在靈峰,將離去時,則在自度庵。在新遊訪,是演培、廣義、優曇等法師陪伴。請長老講佛法的道場,有佛教總會、毘盧寺、女子佛學院、菩提蘭若、自度庵、妙音覺苑、靈峰、華嚴精舍、佛教居士林、淨名佛學社等。每一講座,均由傳起法師,翻譯閩語。每一處聽眾,都告席滿。長老宏亮的法音,宣示的妙義,使到聽眾生起得未曾有之感。

七月十七日,長老結束新地之行,由我陪同續訪馬來西亞,同行除傳起法師,另有自度庵三位女眾青年,隨行侍奉長老。新馬只一水相隔,有長堤相通。去馬我們是用小汽車作交通的,由南馬而上北馬,經新地出發,通過長堤,即到馬來西亞國境了。一路行來,都是直達目的之地,省卻不少接轉之麻煩。

在馬行程中,首到南馬的麻都巴轄、麻坡、馬六甲;次至中馬吉隆坡首都,後至北馬的怡保與檳城。這些都是華人較多的城市。

在訪遊中,每到一地,有停留一天,或兩三日。每一停息的地方,都受到當地佛教的寺主與信眾,熱忱的歡迎與接待,尤其少不了的是邀請長老演講佛法,而長老也以感激的心情,開示佛理,飽以法昧,用作回敬了。

這一遊訪的過程,雖是緊密的,匆忙的過去,但主客都是興奮的。長途的坐車與奔馳,似乎很辛苦,但沿途瀏覽馬來的風景,長老也即心曠神怡了。而我卻深感陪侍長老是難得的,尤其分享到長老最勝佈施的法味,應是我最大的收益,欣感且不暇,何苦之有哩。」(《獅子吼月刋》第26卷第1期p.26-27,道安長老示寂十週年紀念專號,1987年1月15日出版)

△八月,受聘為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教授。(根據聘書,應為「中華學術院佛學教文化研究所指導兼理事」。)

1969(民5863

△二月五日至三月二十五日間,於松山寺閉關四十九天,目的是謝客寫文章,電話也不接。中午送一次飯,早晚均不送東西,只送開水兩次。但人事繁忙,找者太多,雖掩關仍無法完全與外面斷絕書信與遠地來之訪客。(錄自《道安法師遺集》十一)

△三月十三日,受聘五指山觀音寺住持。(錄自《道安法師遺集》十一,p.3004。)

△四月八日,應香港佛教聯合會之請抵香港,參加水陸法會及演講。五月十三日返臺。

△六月,出席在越南西貢召開之「世界佛教社會服務國際大會」。

△出席在泰國晨谷召開之東南亞文化會議。

△應修慧法師邀請,任竹北菩提蘭若之「菩提佛學院」導師。

1970(民5964

△一月十日至三月十日,應瑞今長老之請,訪菲律賓,廣開法筵,並為慈航中學經費籌募。自立、唯慈二師大力護持。在菲國過農曆年。

△二月十八日法師在菲律賓宿務宏法三天,題為「佛教積極的人生觀」、「怎樣學佛」。同月二十二日為宿務普賢中學新厦落成洒淨典禮。

△三月二十五日,赴香港,參加僧伽會。

△在松山寺設立「續明法師紀念會獎助學基金會」以輔助清寒有志向學學生之深造。

△十一月十九日,歡迎世界佛教服務社會協會主席釋心珠上座來華訪問。

 

1971(民6065

△一月,赴泰國曼谷參加泰國僧皇葬禮。

△二月,北市臨濟寺護國千佛大戒,法師受請為尊證和尚。

△三月廿一日,榮任玄奘寺住持,晉山升座之日,專誠前往致賀者緇素四眾及政要名流,在三千人以上。

△創辦「北區大專佛學講座」。

道安長老﹙大專佛學講座緣起﹚:「民五十九年冬,焦國寶、李吟新居士,陪淨空法師到松山寺幾度相商,擬請松山寺主辦大專佛學講座,於每星期日,為北部大專院校研究佛學諸生,專門講授佛教聖典。研究結果,暫定每一學期,講授佛學十四週,由淨空、智諭、道安法師擔任教授。並召集北區各大學研究社負責人會議,推選學員長,決定開課日期,乃至安排課程,發通知等籌備工作。自六十年春開學,迄今六十三年春,不覺已七學期,前後結業者二千四百多名。本年四月七日起,名稱由「松山寺大專佛學講座」改為「中國佛教會大專佛學講座」,地點也由吳興街松山寺遷至忠孝東路紹興北街中國佛教會三樓大禮堂上課。中國佛教會地點適中,交通方便,禮堂廣闊,參加聽講者更為踴躍方便矣。」(1974.9.15《獅子吼月刋》p.19)

△四月一日,松山寺法王寶殿舉行落成典禮。自五十一年十二月八日動土,訖今完成。

△五月七日,法師出席全國佛教徒反共必勝大會,致詞指出:一切宗教為著他自身的生存,必須反共。

△五月八日,為泰國摩納曼妮官拉瑪夫人傳授沙彌尼、比丘尼戒。這個自三羯磨、十師登壇,完全與南傳佛教授戒法相同者。為中華民國有始以來,為一個人授具足戒者,松山寺是破天荒第一次。

△主持「六十年來中國佛教」之編纂工作,並環島主持預約事。

△六月,為籌備淨土叢書出版,親至本省南部,徵求助印。

△八月,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名譽理事長。(根據聘書)

△九月,慈善寺三壇大戒,任

△十月八日,出席在韓國漢城召開之世界佛教領袖會議,法師任憲章委員會主任委員。

△十月二十二日,為慶祝蔣公八五華誕,松山寺舉辦書畫展。

△法師有感於臺灣佛教信徒眾多,桂殿蘭宮,遍佈寶島。寺宇建築款式,保持古代藝術傳統之美。兼以高僧碩德,悲天憫人之精神,均應有以傳提。又當復興文化推行之際,特組織「臺灣佛教名剎編印委員會」,編印《臺灣佛教名剎》專集一書,以供國內外各界人士欣閱參研。乃囑託朱蔣元從事。調查工作自本年開始,朱氏父子在數年間陸續出版了《台灣佛教名剎》八開本共四集,最後一集於1974年11月15日出版。由於收集的圖片相當多,對於光復後的這一段僧侶活動提供相當好的見證。(參考:1.道安法師〈台灣佛教名剎序〉;2.闞正宗〈關於臺灣佛教寺院調查之出版概論〉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一/二十二期 89年 6月網路版。)

1972(民6166

△一月九日,受聘為中華佛教居士會導師。

△一月,臺中慈善寺傳授三壇大戒,法師以羯摩和尚之尊,親率二百多位新戒子徒步托缽,響應冬令救濟。

△二月,出版《淨土叢書》。

△應屏東的東山寺住持天機法師之請,擔任東山佛學院院長,因事繁不克經常到院,院務由教務主任晴虛法師分勞代理。

天機法師〈懷念道公長老〉:「(民國)六十一年因敬慕道行之高,祟仰德望之重,特禮請為東山佛學院院長,俾能時常恭聆法益。」(《道安長老紀念集》p.10)

△三月五日至四月三十日,訪香港。除講經、開示外,並為《六十年來中國佛教》搜集《海潮音》等早期佛刋資科,頗有收穫。擬建立佛教文獻資料館。

△三月十二日,英國宣布與中共正式建立外交,互派大使。與台灣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闗係。

△五月一日,主持台中慈善寺佛七,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作開示。

△五月十一日,歡迎泰國副僧皇柏拉長老來華訪問,於善導寺設宴款待。

△六月十二日,自動參加由泰皇親自主持泰國故僧皇火葬典禮,為泰國佛教界增進兩國邦交。

△八月二十七日,于斌主教訪松山寺,法師舉行茶會招待,並邀請學者、大專學生參加盛會。雙方皆發表宗教聯合作國民外交之誠意。

△九月,主持蓮光寺佛像開光典禮。

△十月八日起,法師於松山寺大專佛學講座,宣講八識規矩頌。

△十一月十一日,為促進中韓兩國文化之交流,及佛教藝術之共同發展,以「中國佛教會文獻委員會聘書」聘請「韓國佛教藝術訪問團」到台訪問。

△十一月廿四下午,中國佛教會暨臺北區各寺院,在中國佛教會活動中心,聯合歡宴日本佛教訪華親善團。常務理事道安老法師的即席致辭,並就廿餘年來臺灣佛教蓬勃發展狀況,及毛共摧毀大陸佛教之事實,作一客觀之對比。

△十二月,屏東東山寺三壇大戒任羯磨和尚。

 

1973(民6267

△中日斷交。

△應邀參加祭天祭祖大典擔任陪祭。

△二月,出席中華倫理、科學教育協會籌備會議。

△三月十四日,飛抵澎湖傳在家菩薩戒。于戒期中講授三歸、五戒及優婆塞菩薩戒。

△四月十日至十六日,臺中慈明寺傳在家菩薩戒,任羯磨阿闍黎。

△法雲寺假臺中佛教會館傳戒,任教授和尚。

△四月十四日,主持玄奘寺三大慶典,文教名流參與盛會。

△七月(廿七至八月十七日,為了想阻止日本佛教人士與中共接近)組織中國佛教慶賀代表團,法師任團長,出席在日本橫濱舉行之「日華佛教關係協會」成立大會(大會推選道安法師為副會長)

林傳芳〈哀思與懷念〉:「道老於民國六十二年七月,率團出席在日本橫濱舉行的「日華佛教關係協會」成立大會。這是道老的第一次訪日。團體於七月三十日抵京都,第二天我就到京都大飯店去拜見他。他說要和牧田先生見面,當晚即與牧田先生取得聯絡,八月一日早晨,我陪道老同往滋賀縣下的牧田先生主持的念佛寺。中午前,我們到達時,牧田先生穿袍搭衣,在佛殿前迎接。我們在那裡吃午飯,參觀書庫,傍晚時分,再回到京郁。八月二日,一行離京都他去,我因學校有課,未能送行。」(《道安長老紀念集》p.137)

△冬,臺中慈明寺冬季傳戒大會,法師受請為羯磨阿闍黎。

 

1974(民6368

△三月廿八日,再度受聘住持善導寺。

△四月,經眼科檢查,患白內障。

△四月(七日至廿三日,為促進中日佛教友誼),組織訪問團,參加日本曹洞宗大本山總持寺開山瑩山紹瑾禪師六百五十週年忌辰紀念。

林傳芳〈哀思與懷念〉:「六十三年四月,道老率團赴日,參加曹洞宗總持寺開山瑩山紹瑾禪師六百五十週年忌辰紀念法會。時值春假,我正率領一群日本學生來臺訪問三月二十八日一同往善導寺參加道老的晉山典禮。那時道老告訴我,四月初要到日本去。然而,道老等訪日團體抵京都時,我尚在臺灣,所以這次沒有在日本見面。」(《道安長老紀念集》p.137)

△日本與毛共簽訂日、中航空協定,中華民國於四月十七日宣佈並通知日本航空公司。如果日本政府與毛共簽訂航空協定,立即停止華、日航空飛行。

△五月十七日,與靜修院商彌勒內院管理,聘寬裕為永久住持事,並定六月晉山。

△八月,出席在泰國舉行之中華佛教研究會議。

△九月,「大專佛學講座」遷到善導寺,並改名為「中國佛教會大專學佛講座」。

△十一月,台中萬佛寺三壇大戒任,任羯磨和尚。講「沙彌律儀要略」。

△十一月十三日,連任第八屆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

△十一月十九日,主持宏法寺地藏殿落成。

△十二月二十日,為豐原神岡明光寺重建落成典禮開光。

1975(民6469

△四月,於善導寺主持總統蔣公七七佛事。

△四月,華崗報恩小築傳在家菩薩戒,任羯磨和尚。講三歸、五戒。

△六月二十四日,泰皇送東山寺佛教支會佛像一尊,法師代表接受。

△七月,應邀率團參加日本「日華關係協會成立二週年慶祝會」,並訪問考察日本教務。

七月十五日,先抵韓國漢城,訪曹溪宗總務院,討論結合中韓佛關係促進會團結問題。

林傳芳〈哀思與懷念〉:「六十四年七月,道老率團參加在日本舉行的「日華佛教關係協會」成立二週年紀念大會,並考察日本教務。七月十八日下午抵達京都,二十日上午離去。七月二十八日我又趕到東京去,跟隨團體訪問各處,直到八月五日,一行離日回國為止。這次是我二十餘年來,與道老接觸最頻繁,談敍最長久的一次。

同年十一月,道老再率領團體赴日參加日本靈友會釋迦殿落成典禮,這是道老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訪日。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一行抵達京都皇家大飯店,因為聯絡得不好,我到晚上八點以後,才找到他的宿處。一見面,道老即說想拜訪一下牧田先生。我隨即撥電話到念佛寺去,可惜明天牧田先生不到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上班,而道老已約定明天要訪問大谷、佛教兩所大學,無暇到念佛寺去,遂打銷了這一計劃。第二天上午,道老等訪問大谷大學,下午訪問佛教大學均得到兩所大學負責人的懇切招待,並參觀圖書設備,感到滿意。因為第二天我學校有課,不能再來送行,所以在晚上十一點左右,我便向老人家告別。誰知道這一告別.,竟成了終生的永訣!」(《道安長老紀念集》p.137-138)

△八月十六日,參加萬佛寺大專佛七。

△天機法師〈懷念道公長老〉:「民國六十四年於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協助傳授在家菩薩戒,公任得戒和尚,當時公患眼疾(白內障),每看書要貼近眼睛,才能看到,還是不辭辛勞地為戒子講解三皈,五戒,在家菩薩戒,是真具有菩薩的犧牲精神。」(《道安長老紀念集》p.10)

△十一月八至十六日應邀率團參加日本靈友會,新建釋迦殿落成慶典。

△十二月一日,搬遷入玄奘寺閉關。並於中央日報上公告啟示,因患嚴重白內障,已辭中佛會常務理事職,定於十二月一日赴玄奘寺閉關作長期休養。(但不久又被勸請出山。)

1976(民6570

△二月,率團出席在泰國召開之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一屆六會。携英文版《中共對宗教的迫害》千冊,分發各國會員。

△出版《中國大藏經翻譯刻印史》、《中國大藏經雕刻史話》、《中共對宗教的迫害》(分中、日、英文三種版本)、《二力室文集》一至三集。創辦獅子吼出版社。

△晴虛法師〈讚仰一代高僧的風範〉:「六十五年夏天靈泉寺為了紀念汽車道路開通,以及天王殿重建告成,擬舉行水陸大齋萬緣法會和傳授菩薩戒,就請求安公主持這場戒會,時間擇在六月天,而他老竟也不辭炎陽天氣的懊熱之苦,一口就欣然答應了我,使我非常感動。他在山上戒期裡,從開始到正授,每天要為戒子們講開示,或上堂,也是够勞累的,而他閑時還要趕著寫東西,很少休息,可以概見他老為法之勤!」(《道安長老紀念集》p.85)

△七月八日至二十五日,中心診所住院,白內障開刀。

△七月十日,清嚴真身,被請回新店海藏寺。

△八月,中日佛教關係促進會,與日華佛教關係協進會,在臺北松山寺聯合舉行成立三週年慶祝大會,由法師主持。到有內政部、中央黨部貴賓百餘人。

△法師被推舉為靈峯學院院長。

△十月,受晴虛法師之請,任「靈峰正覺學院」院長。

△任《現代佛教學術叢刋》監修人。

張漫濤〈我和道公安法師的因緣〉:「那是六十五年的夏天,安法師勸我接受朱蔣一克的邀請,編選標點佛教藏艦,我在他老的數促干,答應了這件事,並提議組編一個出版委員會,由星墨、悟朗、成一、慧嶽、陸道、開種諾師及他老本人等共間組織一‘委員會、成董事會,我忙了差不多半年時間,最後因意見不合解散了,在此情形中,我祇好另起爐釷’單獨成立了大乘文化出版社,計劃出版「現代佛教學術叢刋」,在出版社成立之前,和安法師商議,由他做發行人,我擔任編輯,經濟由他籌措,我負責搜集資料及所有社務。安法師也同意了,可是後來又碍於出版發行人資格的考慮,(也許他老也考慮到經濟問題)他又辭却了,要我一人負責,他從旁協助,開出經費仍由他設法,於是我只好請他老擔任監修人,其他一切自己負責。」(《獅子吼月刋》第十九卷第一期p.17,道安長老圓寂三週年紀念,1980年1月15日出版)

△十一月七日,主持玄奘寺大規模的歸依典禮,歸依信徒多達一五○餘人。歸依者,有黨、政、教育、工商各界,還有學生,大陸與本省均有。地區多為臺中縣大肚鄉與彰化市、臺中市、南投者。

△十一月二十五日,泰國前副總理巴博前往松山寺恭謁法師,歡度其六十五歲生日。

△十二月初,受龍湖庵禮請,任千佛大戒羯摩和尚。

△十二月二十八日戒期圓滿,當日飛返松山寺,準備傳受在家菩睦戒。

△十二月二十九日晨三時許,夜起跌倒丈室,因而示疾。

靈根法師〈懺悔〉:「道公從龍湖庵回來的那天,也就是六十五年十一月初八日。在未回臺北之前,當天連打三次長途電話,囑韓先生代籌三萬元送去銀行,否則,就要退票了。當時我在口頭雖未說出來,在內心確實很不痛快。因為我的忠心耿耿,為他承擔了六百萬元的債,曾幾何時,如今又在開支票調頭寸,如果再過三年或五年,豈不是又要負六百萬元的債,長此下去如何得了?到了晚上七點鐘左右,看見他樓上的燈光亮了,我已知道道公回來了。想起白天的長途電話,我是在和他睹氣,見了面怕一言不合,又要抬扛吵架划不來。所以沒有上樓去看他,沒想到初九日早上八點半鐘,始發覺他跌倒在寢室,身上只著一件棉毛衫,冷得全身發抖,當時的情景真叫人心酸。從道公生病到圓寂,我始終未能跟道公說過一句話。我真該死,我親近道公四十二年,留下一個終身的遺憾,永遠不能補償的歉疚,我該如何的向道公懺悔?」(《道安長老紀念集》p.126-127)

澹思〈道安法師示寂前後〉附靈根法師致演培法師的信摘要:「六十五年是道老的七十大壽,本想傳一次千佛大戒,可是機會被崗山龍湖庵捷足先登,不得已,只好在七十大壽期間舉行一次小規模的傳授在家五戒和菩薩戒,等到六十七年輪到松山寺有傳千佛大戒的打算。在他未做生日之前,他自己安排十一月初八日從龍湖庵回來,初十日松山寺舉行彌陀佛七,十七日是他的生日,十八日即開始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同月廿四日圓滿。為了他自己的生日,初八日龍湖庵的戒期剛結束,當天就乘飛機趕回臺北。回到松山寺之後,已經是下午七點多了。在龍湖庵一個月之中,當天乘飛機來去,曾回臺北三次,如此過度的勞累,體力上的透支使他不能支持,到晚上三點半起來小便峙,便跌倒在寢室地板上,曾經四次想要爬起來,四次被跌倒,結果在地上睡了五個多小時。到初九日早上八點半,韓凱還以為道老辛苦了讓他多睡一會,不敢打攪他,於是在窗口向裏面一瞧,才發覺道老跌在地上爬不起來,立刻從窗口爬進去,將他抱上沙發椅上用棉被裹起來。當時的氣溫只有十二度,冷得他週身發抖。我立刻將醫生請來,為他量血壓打針,醫生說:高血壓二百四十度,左邊半身中風,非住醫院不可。吳醫生是他的弟子,醫院是自己的,於是就住進了醫院。經過三天的療養,病況稍有起色。我去醫說探望他,他正在睡覺,我對韓凱說:等師公醒來之後告訴他,說我來過了。佛七中已請真華法師代替主七,十八日師公可能不會那麼快好,傳授在家戒的得戒和尚應該請誰代替?他在病床上說:不必請誰代替,十八日以後我可以出院自己去。當時我很高興,以為真的他自己回來做。一次能吃一個蘋果,吃一碗麥片還不够。十六日晚上暖壽時,由醫生護士陪他回松山寺接受信眾的禮拜供養,坐在輪椅上,與大家在一起吃壽麵,談笑風生。十七日再從醫院由醫生護士陪他回來與大家在大殿上共吃午齋,醫生護士推他回醫院時,他還在輪椅揮手答謝。但第三次回松山寺與三師見面時,在輪椅上對新受戒的弟子們講話,突然自己哭起來,大家都以為這不是好現象,從此病情一天比一天惡化。……。」(《道安長老紀念集》p.261-262)

1977(民6671

△一月六日(農曆六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法師七秩大慶,師友及四眾弟子至山拜賀者數千人,法師扶病回山,接受祝賀,並致謝詞,精神尚佳,狀至愉快。隨後由醫護人員陪同返回中西醫院。

△一月二十一日(農十二月初三)凌晨五時一刻,捨報生西。

遺體安置松山寺法王寶殿,供四眾弟子及生前好友瞻仰。法師面安詳,如入禪定。每天二十四小時,輪流念佛至三七。

黃崑山〈道安恩師南來桂林弘化簡述〉:「弟子鄒林清,住永和鎮,六十四年九月至善導寺拜別赴港,師囑明年彌陀佛聖誕傳戒前趕回,遲恐不能再見也,由此可以證明道師早已知道他過去及未來之事。」(《道安長老紀念集》p.207)

△法師生西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法師圓寂的消息,傳遍了臺灣每個角落。當天的晚報和電視皆有報導。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美國等,凡是法師足跡所到的或未到的地區,都知道法師圓寂的消息。(參考靈根法師著〈道安長老紀念集弁言〉。)

 

註解:

[1]「我初逃難到香港,環境雖不好,但初時人事尚算單純。到後來慢慢認識人多了,又有點感覺繁擾,於是想到臺灣來。因為臺灣人地生疏,語言又不通,而我的戶口在基隆市郊外深山裏的月眉山靈泉寺,預備在那兒閉關,一面修持,一面閱藏,暇餘則寫點閱藏的心得。這如意算盤自以為總可以如願以償的,殊不知一到汐止看慈航法師,即被慈師與靜修院達心住持所留住。這一來,一拖就是九年了。」(錄自〈修持講座〉,《道安法師遺集四》p.263-264)

[2]《普門品》講記:「汐止慈航法師,他到台灣,37年來的。他43年死。他就告訴大家。欸!你們要學就快一點啊!我六十歲就要死了,我不會等你們的唷!欸!他真的六十歲就去了。他去了,還寫了有遺囑。下午講經,中午吃飯。吃完飯,寫了這個字:我六十歲,我歡喜而去,你們不要請醫生給我打針,不要摸我身體,給我念觀音菩薩,慈航親筆所寫。他把東西放到席子裏,他就去了。」(道安長老1975年1月,講於台北善導寺,北區大專佛學講座寒假講習會。本文依課程錄音帶聽打。)

生西後紀念活動

1977(民66

  • 二月,法師往生念佛三七圓滿,坐缸安厝於松山寺後山。

1978(民67

  • 十月,松山寺後山之道安長老紀念塔完成,長老安厝於內,供世人永久瞻仰。

2007(民96

  • 一月七日,法眷西蓮淨苑(道安長老之徒智諭法師創建)舉行百齡紀念活動,包括道安長老文物展,懷安音樂會、懷安集出版、懷安紀錄片及籌設道安長老網站等。